千年非遗:绕家大歌

发表于:2016-12-06  浏览数:

 

  “绕家”自称“育”,史称“夭家”,“夭苗”。 据《都匀民族志》记载,约在明洪武年间由三都烂土迁居都匀洛邦镇绕河一带的民族之一。“呃嘣”是绕家世代相传的民谣,是绕家人在婚、嫁、造屋喜庆时唱的一种原生态、无伴奏、一人领唱、众人和音的演唱形式。绕家人居住区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麻江县等地交界处,人口三千余人。1981年贵州有关部门对绕家进行了民族识别调查,初步认定是少数民族,具体族属未定。绕家人有自己的语言,无文字,语言系统有声母35个、韵母29个,其中有7个单元音,28个复合元素。绕家村寨全部依山面水,建在“绕河”两岸山林之中,家一般不修庭院,住房为“吊角楼”,多为土木结构,以瓦盖顶,以黄土夯筑墙。

 


  “呃嘣”的韵调一般很讲究韵律,绕家人认为的调是把演唱时音落在某一个字上,就把这个字音做为调,这种调与我们音乐创作的调式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。歌曲有结婚嫁女歌、起房造屋歌、喜欢娃娃歌、桌凳歌、碗筷歌、酒壶歌、酒坛歌等。情歌分为养蚕歌、卖钱歌、野葱歌、相思歌、讨蕨菜歌等。

 

 

  

  “呃嘣”是由祖父子相传,现传承代表有:许安彬、许安勤、许安升、许德武、许化明、许玉明。绕家“呃嘣” 分布范围狭窄,仅在绕河峡谷一带,作品展示了绕家婚姻缔结的古老历程,词中独特的六字句组合特征在其它民族同类歌曲中实属少见;“呃嘣”唱腔独特,在演唱作品中语音浑厚、凝重。继承了古老的传统,由老年男性一领众和。其演唱浑厚、深沉,苍劲而富于活力,旋律古朴,节奏富于动感,曲调应源于古代协力的劳动唱和及舞蹈的踏歌,是古代民族音乐的留存,具有民俗、民族研究价值,更具有民族音乐研究价值。

 

 


  由于绕家“呃蹦”历史悠久,没有固定的传承方式,大都以口传的方式进行,一般在绕家人中有一定文化、较为用心的人才把“呃蹦”完整承袭,当今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,绕家年轻人娱乐方式的增多,“呃蹦”在绕家人居住的地方只有五、六十岁的少数老年男子能够完整的演唱,濒临灭绝。

 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