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故事:玉树三宝

发表于:2016-12-06  浏览数:

 

 

  藏族是一个重视“传承”二字的民族,家里摆设的上百年的锅,身上戴的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红珊瑚,乃至他们的语言和文化、习俗。

 

  这是一场传统的藏族婚礼。男方家的长辈们身着盛装在门口迎接宾客,宴席已经摆了三天,宾客可以多达几千人。今天是最后一天,中午12点新郎新娘来到现场。先要在门口喂桑的地方绕三圈以祈求生活富足、和睦安康,再来到宴会厅的舞台上,接受所有人的哈达和祝福。新娘是山西人,入乡随俗,除了这套程序,日后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。

 

  玉树也有三宝。我们跋山涉水,从结古镇出发一路向北,沿通天河蜿蜒前行约120公里,来到一个古村落,寻找第一宝:藏娘唐卡。

  藏娘唐卡因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藏娘古塔而得名。藏娘古塔与尼泊尔的巴耶塔、西藏的白居塔 并列为世界著名的三座藏传佛教佛塔,建于北宋年间公元1030年。作为声名远播的佛教圣地,还有一个原因是它里面秘藏着一幅著名的唐卡——“公保协扎”,据说是执恩、拉代两位唐卡艺术大师所绘。

  没有办法见证传说,只好在古村落里寻找藏娘唐卡的踪迹。古老的歇格村正在申请“中国古村落修善保护项目”,这里的房子最年轻的也要700多岁了,石墙,经帆,木梯,一切都离现代文明很遥远,就像一座座古堡,充满神秘的 气息。很难得它们能在那场浩劫中幸存下来,岁月更迭,人去楼空,可它们一直都在。

  在这里,我们有幸见到了老的藏娘唐卡。唐卡,指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,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,也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除了宗教画本身,唐卡还反映着藏地人民的生活习俗、天文历算、藏医藏药等科学意义。藏娘唐卡属于唐卡四大主流画派中的噶玛派。特点表现为造像度量严格,色彩明快,底色厚重,形象粗壮饱满。

 

  绘制唐卡首先要根据画布的尺寸,画出主要的定位线。其中有边线、中心垂直线、两条对角线和其他任何需要标出的轮廓线。藏娘唐卡中人物的面目轮廓线尤其精细,尺寸、比例,千年未变。颜料是纯矿物的,颜色可以历久弥新。唐卡在绘画工艺中非常讲究色彩的用法,特别是红、黄、蓝、白,带有浓烈的民族性,象征着权利、渊博、功德、纯洁。

  玉树第二宝就是安冲藏刀。

  在这个世界上,找不到两把一模一样的安冲藏刀。刀外部镶饰材料主要有金属叶片、珊瑚、绿松石等,刀鞘上刻有龙、凤、花草、宝瓶等纹样。男刀外观造型笔直,装饰简洁,而女刀则镶金错银,精致华美。安冲曾是藏族银匠集中的地方,艺人们世世代代以放牧和手工业谋生,长期为藏地牧民加工藏刀,历史可追溯到500年以前。安冲藏刀选料考究,式样独特,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刀柄部分采用黄金、白银、黄铜等不同色泽的金属材料交叉镶饰,显得更加规整古朴。手工艺人仍保留着古老的手工打制工艺,用铁锤、钢凿、钢锉将铜片进行抛光,再细细打磨。一把手工藏刀需耗时3个月才能完成。

 

  清晨,城市才刚刚苏醒,循着歌声就能找到这处神圣的所在——嘛呢石堆。人们每日早早的来到这里,绕嘛呢石堆转经筒,诵经,平静,虔诚,仿佛这是一座没有悲伤的城。藏族人崇拜自然,除了山和湖,他们认为石头也是有生命和灵性的东西。人们在大小不一的石头上,刻上经文,或者六字真言,放在嘛呢石堆上。人们每绕一圈,就好像自己诵经一遍。地震后重建的嘛呢石堆,东西长283米,南北宽74米,高2.5米,据说有20多亿块嘛呢石,是世界上最大的嘛呢石堆。有了机械采石和搬运技术以后,嘛呢石的尺寸越来越大,人们希望通过石头的重量来减轻自己的罪孽。科技的发展和原始的手工雕刻,哪个才能实现人们心灵归宿的完美结合?嘛呢石是玉树的第三宝吗?不是。

  拉毛带着我们来到露天广场,刚一站下,一群人围了上来。这里是玉树市的露天虫草交易市场。当地牧民挖了虫草以后,就是在这里进行交易的。

  青海省虫草资源非常丰富, 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冠。其中处于玉树州冬虫夏草产量占青海省总产量的60%以上,并且所产的冬虫夏草个头大、质量好、商品价格高。玉树虫草采收时间为每年5月初至6月中下旬,是当地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。因其质量上乘,也吸引了众多内陆医疗机构等前来采购,从而带动了玉树的经济增长。2014年6月7日,召开了首届玉树虫草节,评选出了虫草王、虫草之地——杂多县。

 

 
返回顶部